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11日
鹰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年。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住建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住建”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办实事,全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打开了新局面。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争先创优,海绵示范实现顺利收官
圆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三年示范期指标任务,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信息系统项目库鹰潭市398个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项目全部完工(含贵溪市),年内计划投资总额44亿元,完成投资45.81亿元,完成比例104.1%;全市(含贵溪市)累计建成海绵城市区域54.86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为52.43%。“碧水相连、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海绵生态鹰潭美丽画卷精彩呈现,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坚持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实现止跌回稳
1.房地产业平稳运行。一是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上涨明显。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上涨13.2%。二是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明显。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1.04万㎡,同比下降40.2%,住宅新开工面积33.86万㎡,同比下降4.1%。三是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05.21万㎡,同比下降19.63%。四是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024年全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5811元/㎡,同比下降11.01%。五是全力防范市场风险。绿地国际理想城二期项目2126户:洋房14栋512户,已全部交付;高层共15栋、1614户,其中342户已完成交付,剩余1272户计划2025年6月底前完成竣备交付。六是建立“白名单”助力企业融资。我市江上云筑、万景复兴时代、恒清书香学府等18个项目进入“白名单”,融资额度共195814万元,完成放款167603万元。
2.建筑产业稳中求进。一是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67.2亿元,同比增速-5.5%。二是2024年共新增入统入库建筑企业35家,全市共有入库建筑企业155家。三是年内新增建筑企业15家,全市共有建筑企业320家。
3.建造方式转型发展。根据江西装配建管云平台数据,我市年内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15.05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比例为39.2%。鹰西客运枢纽站、贵溪市象山书院、贵溪市老年大学、鹰潭市月湖区括苍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江西中盛置业贵溪市龙兴时代建设项目2#楼等5个项目获得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证书。
(三)坚持为民惠民,居民住房得到保障改善
1.强力推进棚改、旧改、危改工作。一是积极争引上级资金,“三改”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52亿元。其中,棚改项目争引上级补助资金6621万元、旧改项目争引资金8224万元、危改项目争引资金403.1万元。还通过发行专项债、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13.2亿元,保障2023年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二是老旧小区改造任务33个、8907户全部完工。三是国有土地上危房计划132套全部开工,完工38套、完工率28.8%。
2.全面推进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已全部完成,共排查房屋335620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15009栋,其他自建房320611栋;我市经营性自建房整治销号率100%,位列全省第1。
3.全面开展公租房违规行为专项排查整治。全市整治280户,其中:公职人员违规占用公租房16户、违规转租公租房41户、违规转借公租房90户、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闲置6户、购置房产等不符合承租条件127户。
4.公租房分配和租赁补贴及时发放到位。一是为1236户公租房轮候家庭分到“暖心房”。二是完成发放公租房轮候家庭租赁补贴1582户、发放金额232万元。三是为74户特困人员、低收入、退役军人、残疾等符合优先配租家庭优先配租公(廉)租房。四是积极推动我市高效办成公租房申请“一件事”落地。
(四)坚持建管并重,城市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1.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一是围绕品质再提升十大行动,2024年中心城区和贵溪市建设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重点项目203个,总投资近414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12.5亿元,完成投资113.39亿元,项目完成率100.8%。二是稳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2024年加装电梯新增审批通过26台,新增完工29台,正在施工10台。
2.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一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得到巩固。加强动态巡查管理和水质监测,检查城市重点水体14个,未发现新增及返黑返臭水体。二是扎实做好扬尘治理工作。对全市建筑工地开展全面排查,凡未落实“6个100%”要求的一律限期整改,对扬尘治理不到位的工地进行行政处罚13起。三是扎实做好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共完成特殊建设工程消防竣工验收项目26个,消防竣工备案项目5个。开展建设工程消防“双随机”检查行动5次,检查项目23个,发现问题81处。
3.城市历史更加彰显。加大历史建筑排查力度,对各区(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开展调研走访,年内共摸排历史建筑27处,全市已公布的历史建筑共计82处,均已测绘建档并挂牌保护。
(五)坚持城乡融合,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1.美丽乡镇建设持续推进。实施完成170个、总投资6.9亿元的“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项目,镇区功能品质持续提升。纵深推进十大专项整治攻坚行动,持续保持镇区干净整洁有序。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物业进乡村”等长效管护机制,促进集镇长治久美。
2.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有力。坚持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动态监测和集中排查相结合,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和信息互通,对符合危改政策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及时纳入年度危改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41户,占计划任务的110.15%,实现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存量危房“动态清零”。采取“业内信息比对”和“业外现场核实”的方式,开展了脱贫户住房安全保障“回头看”工作,对全市10717户脱贫户逐一核实其住房安全情况。同时,将全市27368户农村低收入群体房屋基础信息和安全情况全部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
3.建制镇生活污水管理日益规范。实施龙虎山镇提标改造、冷水镇污水设施扩容改造和天禄镇生活污水设施终端及其配套管网建设以及锦江、上清、鸿塘、河潭、春涛等乡镇配套管网项目建设。年度新增处理规模160吨/日,新建或改造配套管网20.2公里。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整改,采取周调度、督查通报、核实“销号”等方式,推动鸿塘、志光、周坊、罗河、春涛等乡镇设施因设备损坏、管网破损等问题导致运行不正常的整改,确保设施运行恢复正常。全市19个建制镇26座污水处理设施有23座落实了第三方运行管理,其余3座为乡镇政府自行运营,做到100%有人管。制定出台《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管理长效机制》等指导性文件,明确建制镇运行管理责任体系、日常巡查、监测监管、停运报备、安全运行等机制。
4.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有序开展。推动贵溪市完成耳口曾家等3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并通过省级专家技术审查,市政府日前已批复实施。制定并出台了《鹰潭市城乡建设领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负面清单及指导措施(试行)》,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启动开展了贵溪市传统建筑抢救性修缮工作,完成传统建筑修缮17栋。印发《关于开展鹰潭市传统建筑普查的通知》,组织各地开展传统建筑普查。
二、2025年的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规划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鹰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住建工作会议精神,充分释放住房城乡建设稳增长的巨大潜力,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系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统筹推进“四好”(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稳住楼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坚决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进全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决做到“一个引领”,在推进作风转变上交出新答卷
营造住建行业好风气,传播住建领域好声音,树立住建铁军好形象。
(二)坚实巩固“两大支柱”,在服务经济发展上作出新贡献
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大白名单融资支持力度,扎实开展保交房攻坚战。
(三)着力突出“四个统筹”,在助力城乡融合上迈出新步伐
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统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四)大力推进“四好”建设,在确保人民安居上再上新台阶
建设人民满意“好房子”,建设幸福安全“好小区”,建设试点示范“好社区”,建设韧性宜居“好城区”。
(五)切实强化“四个攻坚”,在解决遗留问题上取得新进展
打好东湖环保攻坚战,打好绿地保交房攻坚战,打好防腐厂棚改攻坚战,打好碧海蓝天攻坚战。
(六)坚持筑牢“四个底线”,在抓好安全稳定上应对新挑战
筑牢建筑施工安全底线,筑牢城镇燃气安全底线,筑牢隐患房屋安全底线,筑牢党风廉政安全底线。
2025年2月10日